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7年,是在2002年成立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食品工程系的基础上,汇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组建而成。学院现有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1人,讲师15人,10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0%的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队伍中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陕西省“三五”人才1人,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和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学院拥有“朱蓓薇院士工作站”、“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识别控制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营养健康食品个性制造工程实验室”、“陕西省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创新转化平台”和“陕西省蜂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天然多糖资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3月20日,西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岳田利教授、富硒茶研发中心主任袁亚宏教授受邀率科研骨干赴西咸新区泾河新城茯茶镇考察茯茶产业。泾河新城茯茶文化产业园发展中心主任陈强、副主任王洋、西咸新区茯茶镇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郭华、秦创原茯茶文化创新中心主任党其雷陪同调研。
调研组先后考察了陕西朴道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泾河茶厂、宏飞茯运和茯茶镇茶业公司等四家企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聚焦茯茶产业技术瓶颈与创新需求,探索产学研协同发展新机制,旨望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科技动能。在陕西朴道茶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系统考察了茯茶核心工艺“发花”全流程,岳田利教授针对原料筛选标准、发花关键控制点等问题,强调需强化标准化生产,构建科学评价体系。,随后考察了泾河茶厂全自动化生产线、宏飞茯运压砖工艺以及发花车间。在茯茶镇茶业公司,又考察了药食同源与茶的融合以及茯茶特色呈香物质的研究,并就产品开发与工艺优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考察过程中,企业家希望通过与西北大学富硒茶研发中心专家团队的深度合作,提升茯茶工艺以及产品迭代升级。
下午,调研组来到泾阳茯茶研发中心,中心首席科学家肖斌教授热情接待了岳教授一行并详细介绍了中心成立五年来在茯茶微生物、营养保健等领域的核心科研成果。岳田利教授充分肯定肖教授在引领茶产业发展方面所做的突出贡献,双方共同提议以创建新平台为纽带,联合省内涉茶高校和团队形成联合体,共同打造覆盖茶树育种、加工技术、质量安全的全产业链创新平台。
座谈会上,陈强主任指出当前茯茶企业面临研发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等现实困难,亟需高校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输送。袁亚宏教授谈到,西北大学富硒茶研发中心将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要求,针对茯茶企业现状,探索“科技厂长”新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骨干与企业精准对接,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技术指导与创新方案。王洋副主任提到,泾河新城茯茶文化产业园发展中心与西北大学富硒茶研发中心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富硒茶研发中心在负责人的带领下,紧密结合产业,以科技赋能驱动,使茯茶企业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今后,希望联合西北大学共建校企茯茶产业创新研究平台,进一步整合科技、文化、市场资源,推动茯茶从传统饮品向大健康领域拓展。郭华董事长指出,期待今后茯茶镇与西北大学强强联合,更快推动茯茶产品业态多样化发展。
最后,岳田利教授提出了茯茶产业发展“三链融合”的战略,即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突破菌种优化、智能发酵等关键技术,创新茯茶技术链;通过打造"茯茶+文旅+健康"模式,创建地理标志品牌等内涵价值,重塑陕西茯茶的价值链;通过整合包装、物流等配套产业,构建茯茶镇产业集群,形成系统完善的茯茶产业链。通过“三链融合”、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共同努力,全力助推陕西茯茶高质量发展。
此次调研明确"科技+文化"双驱动方向,通过建立校企创新平台,推动泾河茯茶实现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发展。传统"丝路黑黄金"正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开启转型升级新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上一条:学院党委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安排部署会议 下一条:岳田利教授入选全球前 0.05% 顶尖学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