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喜报:岳田利教授团队荣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 优秀成果特等奖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 2025 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认定名单,由我院岳田利教授牵头、西北大学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完成的“果蔬食品加工主要安全因子识别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凭借在果蔬加工产业链安全保障领域的系统性创新突破,荣获特等奖,此次我校特等奖仅两项,实现了我院在此类奖项评定中的历史性突破。

长期以来,果蔬加工全产业链面临有害微生物污染、真菌毒素超标等突出安全风险,因缺乏全链条系统解决方案,导致加工品产量及出口量与巨量鲜果产能严重不匹配,严重制约产业升级。针对这一产业痛点,岳田利教授团队历经多年协同攻关,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覆盖“理论基础-技术体系”全链条:1理论基础方面,团队首次精准甄别出威胁果蔬加工安全的嗜酸耐热菌主要致病菌株,建立国内首个果蔬加工嗜酸耐热菌危害菌株库,并深入解析其胞内特征代谢物质的调控分子机制,为嗜酸耐热菌的精准防控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系统锁定展青霉素、赭曲霉素的主要产毒菌株,阐明其在果蔬加工全产业链的分布规律与动态产毒特征,填补了我国果蔬加工真菌毒素基础研究的空白。2)在技术体系方面,首创“失活微生物细胞定向脱毒”与“半胱氨酸-猪胰脂肪酶修饰分级介孔金属锆-有机框架气凝胶连续流动脱毒”两大核心技术,使真菌毒素去除率较传统方法提升23个数量级。构建了覆盖有害微生物与真菌毒素的全链条识别与精准控制技术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工作,岳田利教授带领团队先后申请获批国家自然基金2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申请相关专利31 件,其中授权国际(美国)发明专利1 件、国家发明专利23 件;在领域内顶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3 篇,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40 余名。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和陕西省等科技成果登记12 项,修订国家标准1 项。技术成果在陕西、山东、辽宁等苹果及猕猴桃产区推广应用,技术成果辐射全国70%苹果及猕猴桃加工产区,累计培训企业技术员800 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成果不仅保障了苹果-果汁等核心产业链的安全生产,解决了苹果及果汁的“中国芯”,守护了老百姓的舌尖安全,更助力我国特色果蔬制品突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为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及“三农”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科技动能。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充分彰显了高校科研服务地方重点产业升级、支撑国家战略的硬核实力。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成果转化,为我国果蔬加工产业的绿色、安全、营养、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下一条:陕西将启动富硒产业难题论证 顶尖专家共谋千亿链创新


打印 /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