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7年,是在2002年成立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食品工程系的基础上,汇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组建而成。学院现有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1人,讲师15人,10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0%的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队伍中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陕西省“三五”人才1人,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和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学院拥有“朱蓓薇院士工作站”、“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识别控制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营养健康食品个性制造工程实验室”、“陕西省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创新转化平台”和“陕西省蜂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天然多糖资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2025年4月5日,陕西西安——清明时节,春意盎然。值此黄帝陵清明祭祖活动之际,台湾农业科技代表团一行9人专程到访西北大学富硒茶研发中心,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此次访问旨在深化两岸农业科技合作,共绘中华健康产业蓝图。
座谈会上,西北大学富硒茶研发中心主任袁亚宏教授首先向代表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她回顾了十年前曾因主持“科技部港澳台合作专项”与台湾科学家开展密切合作而建立的深厚感情,海峡两岸的科研工作者以苹果产业为纽带,团结一心携手攻克食品安全“卡脖子”问题。随后,袁教授详细介绍了西北大学富硒茶研发中心聚焦秦岭禀赋资源特色在富硒微生物、富硒茶加工、药食同源功能成分挖掘等领域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前沿成果,她说中心始终秉持“向下扎根向上拔尖”的理念和担当,通过科技赋能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模式已在各地生根。台湾天健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廖国宸博士分享了台湾特色生物资源科技开发及生物转化领域的成功案例,并将公司多年研发的功能食品以及创建的服务体系进行了详细汇报。代表团团长蔡凤娥女士表示,大陆农业科技的蓬勃发展令人瞩目,期待通过技术互通与资源整合,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双方围绕“大健康产业”主题,就农业资源的开发、有机农业标准化建设、功能食品研发及"文化+科技"双轮驱动赋能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度研讨。
91岁的胡希娟老人是著名爱国将领胡景翼将军后裔,座谈会上,她深情表示:“两岸同胞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推动两岸科技工作者携手合作,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次交流汇聚两岸产学研各界代表,包括台湾缅田品股份有限公司赵卯林女士、台湾原创家股份有限公司庄俊辉先生、著名画家刘达强先生、安康驰鸣鸿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子朗先生、陕西秦岭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恒先生等企业界人士,以及西北大学丝路艺术遗产研究院院长严学良教授、西北大学食品学院盛庆林教授、冯克伟副教授、曾雪君博士等专家。与会各方一致认为,应充分发挥西北地区优良农产品资源与台湾精细化农业技术优势,在功能性茶饮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品牌国际化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此次参访活动不仅深化了两岸农业科技界的互信合作,更以"同根同祖同是炎黄子孙,同心同德共绘中华愿景"的共识,为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袁亚宏教授表示,两岸一家亲,西北大学富硒茶研发中心将以此次交流为起点,持续推动两岸农业科技合作“走深走实”,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健康产业新篇章。
下一条:西安龙窝酒业有限公司仇新印高级工程师为我院师生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