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7年,是在2002年成立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食品工程系的基础上,汇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组建而成。学院现有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1人,讲师15人,10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0%的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队伍中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陕西省“三五”人才1人,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和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学院拥有“朱蓓薇院士工作站”、“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识别控制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营养健康食品个性制造工程实验室”、“陕西省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创新转化平台”和“陕西省蜂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天然多糖资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在快速变化的21世纪,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已成为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基石。科学素养不仅关乎知识的积累与应用,更在于培养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态度;而科研方法则是探索未知、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工具。在此背景下,2025年1月7日至1月10日,202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成功开展了以“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为主题的实践周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培训与实践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掌握高效的科研方法,同时激发创新思维,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与创业之路奠定坚实基础。本次活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文献基础知识与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的运用
活动首日,向同学们介绍了文献基础知识,包括期刊、专利、标准、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等常见文献类型、特点及查询方法。通过讲解,同学们对文献的分类、用途及检索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还重点介绍了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同学们学习了从各大数据库下载文献并将其导入Endnote的方法,如何利用Endnote管理文献、编辑和输出参考文献格式、在写作中引用文献等功能。通过实际操作,同学们体会到了Endnote在文献管理和引用方面的便捷性,大大提高了文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二、中英文数据库的深度探索与分析
随后,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了国内外知名的中英文数据库资源,包括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Elsevier ScienceDirect电子期刊,使学生熟练掌握了文献检索的方法,并通过开放式主题词检索,进行课题查新与研究,推动学生在研究中学,在问题和教师的引导下学,增强了学生的学术意识和科研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三、文献阅读与创新项目申请书的撰写
实践周的第三天,介绍了文献阅读的方法与原则,帮助同学们提高阅读效率,深入剖析“西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科研项目,详细讲解了申请书撰写的技巧与注意事项,并以示例范文解析写作要点,使同学们对如何撰写一份优秀的创新项目申请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还通过案例分析,让同学们了解到在实际撰写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这次培训为同学们今后参与创新项目申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
活动的最后,特别强调了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的重要性。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学生们深刻理解到科研诚信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学术道德是学者的立身之本。此次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伦理意识,更为他们树立了正确的科研价值观,为长远的学术生涯与创新创业之路奠定了坚实的道德基础。
回顾本次实践周活动,我们深感欣慰地看到学生们在科学素养、科研方法、创新思维与道德建设等方面的显著成长。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实践周活动的内涵与外延,进一步推动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的普及与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科学素养与高尚品德的新时代人才。
上一条:劳动砺心智,实践促成长——我院开展劳动教育活动 下一条:学而“食”习,不亦乐乎 | 西北大学本科教学实习实践——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