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7年,是在2002年成立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食品工程系的基础上,汇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组建而成。学院现有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1人,讲师15人,10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0%的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队伍中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陕西省“三五”人才1人,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和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学院拥有“朱蓓薇院士工作站”、“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识别控制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营养健康食品个性制造工程实验室”、“陕西省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创新转化平台”和“陕西省蜂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天然多糖资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是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更是我院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校内理论教学向社会生产实践延伸的关键纽带。为切实提升2022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素养与工程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搭建“理论-实践-职业”的衔接桥梁,6月30日至7月13日,我院组织该专业40名同学,在专业教师们的全程带领与指导下,分赴陕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西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陕西科仪阳光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陕西阔成食品检测有限公司开展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开启了将课堂知识搬进专业检测实验室的实践探索,为学生迈向专业精进奠定关键一步。
学院与实习单位对实习过程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安排。在欢迎会环节,各单位领导亲自出席,详细介绍单位发展历程、组织架构、核心业务领域及行业定位,解读食品检测行业的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方向,并对实习生提出殷切期望,帮助学生快速建立对食品检测行业及实习单位的整体认知。在岗前培训环节,围绕实验室安全规范、检测仪器操作流程、食品检测标准解读、质量控制要求等核心内容,各单位安排资深技术人员开展专题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现场演示等方式,确保学生掌握实习所需的基础技能与规范要求,规避实验操作风险。在实习期间,在专业教师与单位指导老师的双重指导下,学生深入生产与科研一线,参与食品样品前处理、理化指标检测、微生物分离培养等实际工作,将课堂所学的《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安全学》等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在实践中验证并深化理解专业基础理论,逐步提升运用专业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期两周的生产实习已圆满落幕,40名学生均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在实习过程中,学生们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主动投身于实践活动,并积极向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请教问题,其表现获得了各实习单位的高度评价;专业教师们亦全程提供指导,及时解答学生们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认知上的疑惑,确保了实习的质量;各实习单位通过开展系统的岗前培训和指派资深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为学生们构建了高质量的实践平台,各方的紧密合作为实习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从学生的反馈中可以看出,本次实习成果丰硕:不仅使学生们熟练掌握了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食品检测仪器的操作技巧,深刻领悟了GB 5009系列等食品检测标准的严格性和重要性,还在不断的实验操作和团队合作中,培养了科学严谨的实验精神和高效协作的团队精神。
本次生产实习对学生们的行业认知和职业规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突破了传统课堂理论学习的界限,使学生得以深入食品检测行业的实际工作环境。通过全面参与样品的接收、前处理、指标检测、报告编制等食品检测的各个环节,学生们得以直观地体验行业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这不仅显著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工程素养,还在与行业技术人员的日常互动中,深入了解了食品检测行业的发展现状、技术趋势以及人才需求的方向。这些经历帮助学生们明确了个人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为他们未来制定具体的职业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鉴于本次实习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学院将其作为深化与食品行业领先企业合作的关键契机,继续扩大实习实践平台的覆盖范围,并对实习方案的内容设计与流程管理进行优化。此举旨在不断推进产教融合,使之更加深入和实际,为学生提供与行业需求相契合的高质量实践机会。同时,我们期望2022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将实习经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使课堂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夯实理论基础。在课外实践中,学生应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确立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努力成为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我们期待他们在食品安全保障、食品产业升级等关键领域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
上一条:202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毕业实习圆满完成 下一条:2022级本科生劳动实践活动:探索食品创新,践行劳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