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7年,是在2002年成立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食品工程系的基础上,汇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师资力量组建而成。学院现有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 学院现有专职教师4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1人,讲师15人,10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0%的教师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队伍中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陕西省“三五”人才1人,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和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学院拥有“朱蓓薇院士工作站”、“陕西省食品安全风险识别控制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营养健康食品个性制造工程实验室”、“陕西省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创新转化平台”和“陕西省蜂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天然多糖资源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把优良学风创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关于学风建设的工作安排,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用好五个抓手,形成“引领-涵养-带动-深化-保障”学风建设思路,推动“五育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食品领域优秀人才。
一、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风
坚持高举旗帜引航,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成长。常态化开展日常政治理论学习,邀请校领导、学院书记和院长讲思政课,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等,开展专题学习100余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本专业人才在推进健康中国、大食物观实践中承担的历史使命,强化食品学子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学科报国思想引领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持续推进思政教育和学科专业深度融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组建知食青年宣讲团、知食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大食物观、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举办食品文化月、研究生学术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承办2023年全国大学生品酒大赛(陕西赛区)活动,协助组织陕西省大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竞赛暨食品安全志愿者招募启动仪式。活动开展情况受到团中央“学校共青团”、中华全国学联的宣传报道。
二、深化本科教学涵养学风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抓手,优化本科教学方案,推进“工程化”“国际化”“学术型”“创业型”人才培养,在学生中深化OBE理念,自觉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学生未来发展的学术领导力、学术创造力与学术影响力为牵引,实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因材施教、分类培养,针对学生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业和职业规划,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持续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突出教师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月活动,组织全体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实行领导听课、学生座谈、督导督查、同行评议机制等,发挥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组织作用,强化师德师风引领与监督。以提高教学能力为切入点,邀请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专家来院讲座,提高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课堂教学质量。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要求教师切实履行课堂教学责任,对课堂纪律、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质量全面负责,积极探索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授课模式和考核形式,帮助学生打牢专业基础。
三、搭建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带动学风
学院将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化产教融合,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在教育引导学生大胆探索、锐意进取过程中深挖竞赛育人价值,着意促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为食品学子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成长的有效课堂和有形载体,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创新创业意识强、素质高、能力优的优秀学子,推出一批卓有影响的创新项目。举办年度学习经验交流会、师生座谈会、校外专家指导等10余次。“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食品专业相关学科竞赛学生参与率超过80%以上。学生积极将课堂学习与专业实践有效结合,增强了学习效果。
四、做实实习实践深化学风
实习实践对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院近年来形成“基础教学实验——中试平台实训——校外工程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融学生科技扶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于一体的实践教育体系并不断深化,已与行业著名企业共建共享近30家实习实践基地。
一是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三年来,150余名师生组成进20支队伍,奔赴全国各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调研农村产业发展,传播食品生产技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人民网、中国食品报网、陕西大学生网、西北大学、团聚西大和学院微信公众平台先后报道60余次。
二是以志愿服务厚植学生食品人情怀。组织学生在西大社区、太白校区教学区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发挥学科特长,组织开展“光盘行动我同行”节粮爱粮打卡活动、“知食”科普进社区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对于食品安全、膳食营养的重视和了解。
三是推进劳动教育培养实践能力。组织开展具有食品学科特色的劳动教育,认真开展金工实习、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课程实习,强化学生对专业、对劳动的认识。在端午、中秋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制作具有西大特色的绿豆糕、月饼等,让学生在手工制作中熏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劳动艰辛和食物来之不易,强化劳动意识。
五、规范管理服务保障学风
学院完善辅导员培训、班主任选拔培训和42名专任教师组成的本科生学业导师队伍,共同做好学风引导。在学风建设中重视“五率”(本科生上研率、四六级通过率、出国境外语通过率、就业去向落实率、学科竞赛获奖率),把学习成果具象化,形成勤奋刻苦、你追我赶的浓厚学习研究氛围。通过形势政策课、主题班会、返乡座谈等多种途径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解协调决学生关心的难点问题。积极争取校外资助资源,联系设立冰峰奖助学金、赢在丝路奖学金等,持续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完善学院心理咨询室建设,通过健全保障机制、细化日常排查、创新教育载体等方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同心筑梦”志愿服务队,坚持每周开展学业帮扶,促进各民族学生互学互融、共同成长,认真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学习预警制度,每学期初辅导员逐一与有不及格情况学生谈话,对多门次不及格者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有效的学风建设措施提升了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生团队先后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金奖、省级金奖;“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金奖等奖项近10项,校级奖项30余项,学院获“优秀组织单位”;学院“知食分子”代表队获全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知识大学生竞赛优秀奖、陕西分站赛冠军;学院代表队获全国大学生品酒大赛(陕西赛区)一等奖。
下一步,学院将把握新工科发展趋向,紧紧扭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关键,不断完善优化学风建设工作模式,深化思政引领、过程管理、氛围营造、榜样示范、制度建设等重要环节,发挥我校综合性学科优势,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和学习氛围,以扎实有效的学风建设助力食品人才培养。
上一条:让网络思政教育从“指尖”走向“心间” 下一条:我院用心用力做好新生入学报到服务工作